2024年全市商务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4-07-22)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2024年商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防范化解商务领域风险,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作出商务领域新贡献。

一、全力稳定商务经济增长,服务服从全市发展大局

1.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精心策划“五五购物节”,持续办好“六季”促消费活动,丰富系列IP活动。提振大宗消费,贯彻落实国家扩大汽车消费政策,继续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研究拓展绿色智能家电品类。开展重点商圈改造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商业设施焕新计划。支持一批存量商业有序更新,打造若干具有引领性的商圈“+展会”“+文旅”“+体育”联动载体。指导五个新城加快导入和强化商业服务功能,加强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持续推动支付便利化措施,提高重点商户外卡POS机覆盖率,增加离境退税点,扩大入境消费。持续推进线下零售“七日无理由退货”亮牌服务,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2.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出台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政策措施,优化入境旅游支付环境,提升体育赛事、数字内容服务等传统领域品质能级,培育时尚体育、国际医疗服务、标杆性大模型产品等新增长点。引育一批龙头企业和本土消费品牌,打造标杆性剧院演艺综合体等服务消费地标载体,做强国际电影节等重点品牌项目,推进商旅文体展深度联动。支持有条件的区打造生活性服务业消费特色集聚区。

3.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推动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组织举办“网上年货节”“数字生活节”“11直播月”等电商平台促消费活动。持续推进数字商圈建设,实施数字商圈建设指南和指标体系。持续开展直播电商基地创建和评估工作,推出一批潮流直播地标,推动市级电商园区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持续推进“数商兴农”,继续开展“数商兴农”案例评选。促进品牌消费,做强上海时装周,积极孵化培育本土潮牌,更新推出一批首发经济引领性本土品牌,争创新消费品牌创新城市。

4.促进商品市场平稳增长。支持浦东、普陀、宝山等大宗商品重点区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各区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平台和园区上下游贸易主体企业在沪落地纳统,引育一批能源、有色、钢铁等重点领域的全国性采购销售平台和企业,制定重点企业画像库,做好动态跟踪服务。鼓励开展大宗商品领域业务创新,支持上期所拓展保税标准仓单交易业务,推动保税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上线,进一步活跃大宗商品现货市场。指导上清所率先开展大宗商品交收仓库备案工作,支持上清所与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等增加合作仓库、拓展清算产品,开展跨境清结算、票据支付等工作。

5.稳定外贸基本盘。出台落实稳外贸提升贸易竞争力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市区两级稳外贸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四个一百”专项行动,会同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加大对重点企业通关、收结汇以及退税等方面的便利化支持。做好华交会筹办和广交会、进博会上海交易团组织工作,鼓励更多企业通过展会拓展订单和市场渠道。落实贸易商支持政策,引育高能级贸易商

6.培育壮大外贸新业态。深化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聚和培育一批高能级跨境电商平台主体和品牌出口企业。鼓励更多企业对接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便利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支持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开展全球维修业务。扩大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加注规模。落实综保区功能提升若干措施

7.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研究制订本市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方案,深化内外贸一体化制度改革,促进内外贸规则制度衔接、市场渠道对接。开展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行动,培育内外贸一体化重点企业和融合平台。支持中信保上海分公司开展内外贸相衔接的内贸险业务。

8.促进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制定全市外资投资促进工作统筹实施方案和年度招商引资计划,加强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实施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计划,组织“投资上海·共享未来”海外行系列活动,加大对供应链关键企业、高成长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招商力度。完善市区两级专员服务机制,用好政企沟通圆桌会议、重点跨国公司海外总部信息直达、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协调等机制。

9.强化对外经贸安全保障。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完善贸易安全预警工作机制开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估,实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强化长三角产业安全发展协同。健全公平贸易公共服务网络,加强重点新兴行业和专业服务型工作站建设。

二、全力落实重大战略任务,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0.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做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宣贯,面向政府部门、企业、商协会等开展普法宣传,优化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法治环境。做好“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研究提出推动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的重点目标、重点任务、重大政策、重大举措。

11.深化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全面落实《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制定出台本市实施方案,统筹推进货物贸易、数字贸易、金融服务便利化改革举措,全面启动实施边境后改革措施,加快形成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制度创新成果。强化宣传解读,提升企业感受度。

12.加快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中心功能区、辐射引领区,打造一批特色区域载体。推进国际智库联盟、数字技术应用中心、研修中心等功能性平台落地。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全球化经营。组织开展“丝路电商”国别文化交流、商贸对接等活动,扩大电子商务国际交流合作。成立丝路云品联盟,举办“丝路云品”主题促消费活动,促进与伙伴国特色商品对接。

13.推进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印发总体方案,出台管理办法,完善区域管理运行机制。探索高度便利化的人员跨境流动机制做好先行启动区围网、场所封闭验收、商务会展等功能设施建设等前期工作。开展海外宣传推介,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的对外形象展示窗口。

14.做好第七届进博会服务保障。完善常态化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全力推进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各项任务按期高质完成。进一步优化完善“进博一张图”服务能力,提升“进博随申”等平台互动功能,不断提高智能化、绿色化办展办会和精细化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展客商便利度、感受度和满意度。配合做好招展工作,提高展会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完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议题内容设计,加强论坛成果发布,提升国际竞争力。做强“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吸引更多全球首发首展商品集聚,促进展贸联动发展。提升上海城市推介大会等进博会投资促进活动成效,放大溢出带动效应。

15.高质量服务“走出去”扎实推进经贸领域“一带一路”共建工作,支持企业优化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支持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建设虹桥企业海外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专业服务机构和“走出去”企业对接等活动,搭建沟通交流、信息共享、国际合作平台建立沪港专业服务业合作机制,组织沪港两地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

16.推动长三角商务一体化发展。加强长三角口岸通关一体化建设,深化沪皖口岸合作共建,推动落实《沪皖口岸办合作备忘录》,实现两地口岸高水平发展和高质量联动。支持办好第十七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海),支持金山区建设发展长三角老品牌振兴基地,引导长三角路演中心举办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首发首秀活动。发布《2024年长三角商务发展报告暨长三角城市商业发展报告》。

三、全力促进创新转型,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7.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按照国家统一布署实施全国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推进服务贸易制度型开放。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企业跨境交易成本。推动文化贸易“千帆出海”,扩大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听等领域的原创内容出口。加快航运服务贸易数智化发展,推动跨境电子发票互操作平台、“一次申报、双边通关”跨境互助通关等项目落地。办好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

18.加快数字贸易发展。打造上海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临港新片区,建设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加快探索跨境数据流动方案,建设数据流通基础设施,引进国际数据支撑平台和数据产业龙头企业。深化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打造数字服务平台载体,培育孵化一批国际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数字贸易企业。

19.推动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浦东新区、宝山区、普陀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等五个重点区域建设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集聚区,加快集聚“链主型”平台及其上下游企业,增强平台产业链、供应链组织服务能力,加快建成若干产业集群。支持平台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鼓励平台加强“一带一路”业务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力。

20.推进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抓住“爱达·魔都号”首航、多艘国际邮轮宣布在上海复航机遇,促进邮轮消费。举办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围绕邮轮码头布局商业配套,推动本土邮轮企业加快发展。

四、全力加快提质增能,巩固枢纽门户功能地位

21.深化总部经济增能行动。落实总部资金管理办法,细化了解跨国公司总部决策机制,开展精准招商实施外资研发中心提升计划吸引外资研发中心集聚和提升能级。持续完善总部企业培育、增能、升级三张清单,在跨境金融、通关、研发、人才等方面给予针对性支持。用好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突破千家机遇,做好总部工作总结和宣传。开展新一轮贸易型总部与民营企业总部认定。

22.推动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办好国际会展业CEO上海峰会等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和活动,策划创设具有国际行业影响力的上海品牌活动。搭建“展会管家”服务平台。制定展会搭建等会展相关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展会联合协商监管机制

23.持续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开展世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对标改革。实施2024年深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改革若干措施。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慧化创新行动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支持智慧机检、全要素大交管平台、水域感知系统、智慧海事建设推进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建设。

五、全力提升商务惠民实效,持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24.持续优化保供体系。持续强化主副食品供应保障,稳定货源供应能力。巩固“名单制、会员制、预约制”建设成果,推进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落地。深化上海运行调控系统建设,指导16个区开展区级平台建设工作。实施“菜篮子”区长负责制考核。开展《上海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上海市蔬菜应急保障供应预案》修订研究。深化平急结合药品和防疫物资供应保障,推进药品流通“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大仓建设。

25.持续推进早餐民心工程建设。进一步排摸梳理郊区城镇、园区、楼宇、大居等早餐薄弱点位区域。推进智慧早餐建设,完善早餐地图,推出一批网订柜(店)取点位、无人车早餐和社区AI食堂等业态,提升数字化服务能级。推动早餐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等方面资源共享,推进健康早餐工作,提升市民早餐品质。

26.持续推进生活服务业提质扩容。深化开展家政服务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家政兴农行动、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完善家政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功能,提高平台型互联网家政服务质量。升级电子上门证相关功能,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打响美食节会品牌,办好环球美食节、上海小吃节,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餐饮首店和美食地标餐厅。出台餐饮行业综合监管政策措施,提升市场监管透明度。

六、全力提升履职尽责能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商务高质量发展

27.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为首要政治任务,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深化模范机关创建为抓手,着眼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分层分类加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更好发挥服务保障中心工作作用。深化落实“四责协同”机制,以全面从严、一严到底为基调,加强监督执纪工作,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28.扎实推进商务法治建设。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国家和本市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落实。细化制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全面推进商务系统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聚焦商务领域重大战略任务做好制度研究储备,及时推动相关法规规章清理更新。持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深化商务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权责清单、许可清单制度,推进落实“一业一证”改革等任务举措。强化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拓展法律顾问参与途径,促进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商务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妥善应对行政案件,有效防范和化解行政纠纷。

29.更大力度提升商务行政效能。结合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提高政策知晓度和落地率。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优化高频事项智能申报和审批服务,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实现“政策体检”全覆盖。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做好公共数据上链常态化运营工作,推进政务办公系统接入全市一体化办公平台。优化预算全流程管理,不断提升财务保障水平。聚焦专项资金、政府购买服务等重点,持续深化内控建设。组织实施全成本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政策效能。进一步优化政务公开、信访和12345热线工作机制,提升市民感受度和满意度。针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物流配送网点等重点场所,加强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维护商务领域安全稳定。

30.深入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正确选人导向,进一步配齐配强重点班子。围绕商务事业需要,强化政治培训和专业培训,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组织推动干部在商务重大任务一线和各类实战岗位历练,用好委机关重点工作专班机制,持续落实干部交流工作机制。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等方式开展干部谈心交流,强化干部关爱激励,鼓励干部在商务改革创新中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加快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高水平专业化对外开放工作队伍。

来源:上海市商务委员会